服务热线

400-9619-700

企业新闻 行业新闻 技术支持 轴承知识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起由小机润滑油泵切换导致的跳机事件

2021-09-02

来源:汽机监督(ID:qijijiandu)

1 设备简况

汽轮机型号:CZK350/275-24.2/0.4/566/566;功率:350MW;主蒸汽流量:1100t/h;主蒸汽压力/温度:24.2MPa/566℃;再热蒸汽流量:883.02t/h;再热蒸汽压力/温度:3.679MPa/566℃;机组背压:12KPa。配备两台NKS50/56汽动给水泵及NKS50/56汽轮机;单台汽动给水泵流量为651.23m3/h。

2 事前工况

#1、2机组运行,#1机组负荷200MW,电泵备用于#1机组。

#2机负荷200MW, AGC及一次调频投入,主汽压力16.64MPa,主蒸汽温度558C;再热蒸汽压力2.06MPa,再热蒸汽温度556C,两台汽动给水泵均运行,给水流量616t/h, A汽泵流量311t/h、B汽泵流量308t/h。A、B、D、E磨煤机运行,总煤量141t/h。

3 事件经过

2021年6月08日15时,运行人员按照设备定期切换制度规定,进行#2机A、B汽动给水泵油泵切换工作。

15时00分,值长令进行#2机A汽动给水泵A润滑油泵切换至B 润滑油泵工作,此时A汽泵润滑油系统状态为A油泵运行,B油泵投备用;

15时09分,巡检员就地稍关B润滑油泵出口门,15时10分03 秒值班员启动B润滑油泵后巡检员缓慢开出口门,此时A润滑油泵电流42A,B润滑油泵电流26A,值班员判断为A油泵出力大,B油泵出力 小,询问就地巡检员,告知B油泵运行正常出口门状态开、运行无异音,就地B泵出口油压正常1.1MPa,未就地检查母管油压上升情况;

15时10分40秒,值班员停运A润滑油泵,并投入A油泵联锁至备用,随后A油泵联锁启动,再次询问就地巡检员,告知B油泵运行正常出口门状态为全开,就地泵出口油压1.1MPa正常,值班员检 查A油泵联启后润滑油压恢复正常0.24MPa;

15时11分01秒,再次停运A润滑油泵,并投入A油泵联锁至备用;

15时11分06秒,A汽泵润滑油压低(0.08MPa跳闸)汽泵跳闸;

15时11分08秒,#2机RB动作,联跳A磨煤机;

15时11分10秒,B汽泵遥控跳,运行人员紧急手动操作控制B汽泵转速,但未实际操作;

15时11分20秒,主给水流量低至282.15t/h (延时3秒)保护动作,#2锅炉MFT动作,机组跳闸。

随后进行紧急事故处理,向甘肃公司值班室、省调汇报有关情况, 检查及恢复系统后,#2炉于17时30分点火启动,9日2时36分并网逐步接带负荷。

4 原因分析

4.1 A汽动给水泵润滑油压原因分析

在定期切换工作过程中,启动B备用油泵后,由于运行人员经验不足、检查不到位,电流差异原因分析不足,未能准确预分析其存在的风险,即备用油泵启动后是否运行正常及A油泵能否可靠联锁,而是采取停A油泵减小对B油泵出力排挤的方式,在双泵运行时将A 油泵停运,此时B油泵运行不正常(当时怀疑泵内有空气,启动B 润滑油泵后,泵出口压力由零上升至1.1MPa,母管压力未上升),15 时11分03秒润滑油压快速下降至0.16MPa后发2秒有效联泵信号脉 冲,而值班员在15时11分06秒投入A油泵联锁,A油泵未联锁启动,造成润滑油压低导致A汽动给水泵跳闸。即B油泵内积空气打油不正常,盲目停运A油泵。

4.2 #2机组给水流量低跳闸原因分析

#2机A汽泵跳闸,触发RB保护动作,RB动作后“闭锁给水流量与设定值偏差大汽泵切手动”、“闭锁汽泵转速偏差大汽泵切手动”、 “闭锁汽泵转速遥控定值与转速偏差大”、“闭锁汽泵遥控切除”。但 RB动作后,B汽泵遥控指令与转速实际值偏差大,“CCS请求投入B 小汽机”条件不满足,B汽泵由遥控切至MEH自动模式,在RB动作时机组负荷较低,B汽泵均分流量(约310t/h)与给水流量低保护值接近,运行人员紧急手动操作控制转速时,A汽泵出口逆止门不严且过程较短(10秒),总给水流量低于282.15t/h,锅炉MFT跳闸联跳汽轮机。

5 暴露问题

5.1运行巡检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A汽泵出口逆止门内漏隐蔽缺陷。

5.2运行定期切换管理工作不严谨、不细致,风险预控不到位,事故预想不足,后备监护人员未能正确指导和提醒、纠正。

5.3 运行培训工作不到位。技能培训、反事故演练不扎实,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不强。

6 防范措施

6.1加强运行人员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操作培训和岗位练兵、仿真机培训等,熟练掌握重要设备操作要点与巡检重点,提升巡 检质量,提高设备异常运行判断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6.2利用机组停备时机,进行A汽动给水泵出口逆止门检查,消 除设备缺陷。

6.3加强专业技术管理,进一步完善重要辅机切换和运行操作卡, 加强各级人员的技术交底及培训。

6.4加强风险预控和事故预想,强化后备监护力量,强化责任落 实,提高各级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