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托轮轴瓦发热案例及处理措施
2021-10-13于海 单丹 钱芳
(沈阳水泥机械有限公司)
(1) 因润滑油引起的托轮轴瓦发热
托轮轴瓦润滑油达到换油标准而未换油,引起润滑油黏度降低、或油质乳化、或油内含有粉尘杂质等,都能引起轴瓦发热。
处理措施:润滑油应该具有抗磨性、抗氧化、抗乳化、抗腐蚀、耐高温等性能,而且具备较高的黏度系数指标,在托轮轴瓦工作时能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保护托轮轴与衬瓦,所以应该选取专用的润滑油并定期更换。
(2) 托轮漏油及润滑装置脱落引起的轴瓦发热
因托轮轴密封不好,漏油严重,使油位降低,或润滑油勺脱落,润滑不足而引起轴瓦温度升高。
处理措施:更换密封圈使得托轮密封,紧固润滑勺。
(3) 液压挡轮的运行速度不均引起的轴瓦发热
当液压挡轮上行速度慢且不均匀,而下行速度偏快时,形成了向下的轴向推力,此推力也可使托轮轴与瓦之间产生相对挫动和摩擦。当一个托轮止推盘和轴瓦端部接触间隙小时,便会出现轴瓦发热现象。
处理措施:检查液压轮的调速阀、节流阀开度和油缸的密封圈。
(4) 因循环水不畅、量少或内部循环水管渗水造成的轴瓦发热
当托轮内部循环水管老化产生漏水时,造成润滑油乳化,使油质恶化,轴瓦发热。
处理措施:根据进出水口的水表、水温表提供足够的冷却水。周期性检查水表,防止冷却水杂质过多。杂质过多应酸洗水。
(5) 因瓦口间隙小引起的轴瓦温升
托轮轴瓦长时间使用,瓦和轴的接触角度越来越大,同时瓦口与轴的接触间隙也越来越小,小到一定程度,润滑油不能进入轴瓦的底部进行润滑,引起轴瓦发热。
处理措施:重新开瓦口,瓦口间隙为0.003D(mm)(D 为托轮轴直径)。
(6) 轮带与托轮表面受力集中引起的轴瓦温升
托轮与轮带在正常受力的情况下,其接触面光亮,色泽程度应该是一致的,轮带上无明显的纵向明暗条纹。若出现明暗条纹,光亮的一侧则表明轴承座的轴瓦受力偏大,反之另一侧则偏小。若在轮带暗条纹处出现与托轮脱离接触的缝隙,其暗条纹面积较大时,则托轮轴瓦将出现发热现象。
处理措施:将回转窑托轮慢慢转动,使轮带与托轮接触面达到规定要求,一般60%以上。
(7) 底座与托轮轴承组引起的轴瓦发热
由于安装所造成的底座与托轮轴承组引起的轴瓦发热。
处理措施:新型干法窑采用液压挡轮,托轮纵向中心线与回转窑纵向中心线平行,在垂直于回转窑纵向中心线的垂直面内,每档内两个托轮中心点与轮带中心点应构成正三角形,相互夹角为60°,如图1所示。只有在此状况下才能保证各个托瓦受力均衡,从而避免托轮因受到纵向力而使托轮轴端的止推圈和衬瓦面之间产生不合理摩擦,导致衬瓦温度升高、刚度降低、拉伤变形而失效的严重后果。如图2所示。
图1 托轮中心点与轮带中心点构成
图2 托轮轴端止推圈和衬瓦端面结构
(8) 托轮轴瓦刮研引起的轴瓦发热
处理措施:球面瓦球面应配合轴承底座进行刮研,每一个25mm×25mm区域的接触点不少于1~2点,安装时在接触面之间均匀涂抹润滑脂,要求球面瓦能够运转灵活,无卡阻,这样托轮运转时两侧轴承能达到自我调节,确保托瓦受力均衡。
衬瓦和托轮轴轴颈应呈窄条状接触,要求该接触带沿着全长连续等宽,即衬瓦工作表面与托轮轴接触区为一条沿母线上下均匀连续的狭长带,实际接触带A取30mm(见图3)。由于衬瓦材质多样,在实际操作中,应考虑各种衬瓦材质本身的特性,对接触带的具体数值做出修正。衬瓦两端瓦口间隙要求每侧略大于0.1%d~0.15%d(d为轴颈的名义直径),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润滑,建议将瓦口间隙适当放大,取1.2~1.5mm。
图3 衬瓦与托轮轴轴颈接触带结构图
图4 衬瓦与瓦口间隙结构图
(本文转载于中国水泥备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