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的起源
2025-09-03中国篇
轴承是机械传动轴的支承,是实现主机性能、功能与效率的重要保证,被誉为机器的“关节”。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力和运动,减少摩擦损失。
相信很少有人知道轴承最早起源地是中国,而且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 轴承起源 //
根据最新的考古记录,8000年前慢轮就已经诞生了,或者说已经进化了一阶段了。2010年3月跨湖桥文化遗址发现木质陶轮底座,证实了中国的陶轮技术先于西亚两河流域2000多年,也就是说中国比西亚更早开始利用轴承,或者说是利用轴承的原理。
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的木质陶轮底座
这个木质陶轮底座像个梯形圆台,上台面中心位置有一个凸起小圆柱,它就是陶轮转盘用的轴。转盘通过圆台上的轴来支撑旋转,这就是轴承的原型。
跨湖桥文化遗址陶轮工作示意图
跨湖桥的慢轮是人类第一次用轮轴机械制陶,也是目前考古发现的第一次利用轴承。
山西大同市北魏慢轮装置复原示意图
1-车坑;2-车桩;3-车筒;4-轮盘;5-轮盘圆心位点
后来人们发现用直径大的木轮运输速度更快,于是木轮的直径越来越大,逐渐演变成带轴的轮子,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车轮雏形。当然,车轮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明。
距今4700年的黄帝时期,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车辆驶上历史舞台。
黄帝造车,故称轩辕氏。
轩是古代一种有围棚的车,辕是车的基本构件。
滑动轴承的出现,提出了润滑的需要或者说促进了摩擦学的发展。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所以诗歌大概产生于周初到春秋中期之间,即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在《诗经•邶风•泉水》篇中,有“载脂载辖,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辖在古代解释为“车轴端键”。用于古车上,它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销钉,穿过轴端,可以将车轮“辖”住,使车轮轴向固定;而“脂”当然是润滑剂,“还”即回家,“迈”就是快。这几句诗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用油脂,将车轴润滑,在轴端,把销钉检查,驱车远行,送我回家。快快地赶到家乡卫啊!切莫让我问心有愧。
軎与辖
秦(公元前221-206)、 汉朝具有雏形结构的轴承及轴承文字形式
由于周、秦、汉朝对轴承技术发明和应用的实践,到秦汉时代的一些重要文化典籍中,已记载并经常使用涵明确,书写成熟的有关轴承专用词语,其中比较常见的有“轴”“